生活科普:撒謊,其實是個技術活兒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瀏覽次數:671

撒謊有多簡單?

簡單到可以張口就來——“吃過了”“沒哭啊”“身體還好,別惦記”。

撒謊有多難?

難到撒謊的人一張口就破綻百出,生理反應和語言表達都有可能出賣你。

撒謊,其實也是個技術活兒。

撒謊比說真話更加“燒腦”

謊言主要體現為語言上的不真實,一個精心設計的謊言很難被識破、可以瞞天過海?,F在,心理學、腦科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從認知的角度戳破謊言。

激活-抉擇-構建-行動(activation-decision-construction-acting theory,ADCAT),是科學家提出的一種說謊對應的認知加工模型。這個模型認為,一個人在說謊前,大腦首先會激活并產生真實的信息(真話);然后,這個人會根據自身的利益選擇是否說謊;如果決定說謊,就需要再在腦中構建一套虛假的信息(謊話);最后表達輸出這套謊話。

撒謊者不自然的表現 | 《致命女人》

神經心理學的薈萃分析表明,當一個人說謊的時候,工作記憶的負擔會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說真話只需要提取、組織已有的記憶,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簡單直接;而編造謊言則不同,說謊者要在記憶提取的基礎上,再額外虛構一個故事,并想象出所有對應的背景細節(jié)。也就是說,準備謊言的大腦需要同時處理真相和謊話,才能讓說辭自圓其說、滴水不漏。

尤其是在沒有事先準備的情況下,說謊者的認知和工作記憶負擔會更大。這是因為,他們要確保自己能“隨機應變”地編造出的新細節(jié),而這些細節(jié)和已有的細節(jié)不能互相矛盾。也就是說,隨著謊言信息量的增加,認知負荷以及維持謊言的難度可能會呈指數式增長。

你撒起謊來,還挺明顯的

語言是另一個我們可以用來識別謊言的依據。

相比起眼神、表情、脈搏、汗腺等心理和生理變化的外在表現,說謊時的言語內容是說謊者相對容易控制的部分,而且也是最容易預先設計的。

所以,只要有可能,說謊者大都會提前“備稿”。但這種刻意的備稿和“背答案”反而可能讓謊言欲蓋彌彰,其導致的后果是謊言的結構化和時序性程度都比真話要高得多。這會導致陳述過度呆板,比如,會出現常見考試作文模板“首先……,其次……,最后……”

2007年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竊聽風暴》中有一個片段,CIA情報人員在課上給年輕的偵查學生聽一段審訊錄音,問:

電影《竊聽風暴》截圖

“從他的供詞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完全相同,只字不差。說真話的人會隨意改變句型結構,而說假話的人會重復相同的話?!?/p>

除了語言表達呆板、刻意外,措辭的疏離感也是謊言的一大特點。以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的謊言為例,他就萊溫斯基的指控而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中“義正言辭”的自我辯解正是如此。

“我跟萊溫斯基沒有發(fā)生過性行為。(I did not have sexual relations with that woman, Miss Lewinsky.)”

克林頓在陳述中采用了“最少自指的否定形式(minimal self-references, negative)”,以便通過這種疏遠性的措辭,撇開主語(我)和代詞(萊溫斯基)之間的關系。

更多地談及他人,更多地使用第三人稱來拉開距離、讓陳述內容脫離自己……這些都是逃避式謊言的表現。在做這種欺騙性陳述的時候,說謊者的語氣常常顯得高亢、緊張但又充滿克制,這些特征反而使得說謊者更容易暴露自己。

謊話的另一個特點是句式累贅、啰嗦。就像另一位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針對水門事件發(fā)表電視講話時說:

“我可以明確地說……白宮的工作人員中沒有任何人,目前的雇員中也沒有任何人,參與這個非常詭異的事件。(I can say categorically that … no one in the White House staff, no one in the administration, presently employed, was involved in this very bizarre incident. )”

尼克松聲明中的用詞都比較簡單,這是因為撒謊使得認知負擔加重,因此說謊的人通常不會用復雜的詞語來解釋事件。同時,謊言的句子結構往往冗雜。原因是,說謊者總會不由自主地在句子里插入許多不必要的詞語和不相關的細節(jié),以便讓解釋聽起來更具體更真實。有句話叫“解釋就是掩飾”,尼克松的謊言算是一個例證。

溝通時的回應時長也是識別謊言的一個突破口。有研究表明,比起說真話,說謊話的回應時間會明顯增加,通常回應越慢,顯得越不真誠。這其中的原因很容易理解,人們在說出假話之前,需要采取額外的步驟來抑制自發(fā)的、原始的、真實的回應,自然就需要更多的時間“打草稿”,這種思維抑制的過程導致回應速度的降低,反應時間的延長。

撒謊是個技術活兒

有水平地撒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說話需要較強的認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日本的科學家通過神經影像學研究發(fā)現,與健康者相比,帕金森病人前額葉皮層代謝程度降低,這意味著他們的認知功能出現障礙。這就導致了一個有趣的結果,即他們因為無法抑制住自己大腦深層的真實反應,所以難以做出欺騙性的反應,最后會在謊言測試中顯得更加誠實。

警方審訊犯人也多會選擇對方力倦神疲、認知能力不足時進行,這樣會大大增加識別謊言的可能性。

即使認知功能完好,說謊時的自我控制也是一項充滿挑戰(zhàn)的事情。經過專業(yè)訓練的情報人員可以在接受問訊時神色如常,做到臉不紅心不跳地說謊;但大多數人說謊時都需要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思維和情緒(當然說真話的人也會進行表情管理,但說謊者的自我控制會顯得更加刻意),導致說謊的時候通常表現得格外專注。另外,說謊者有時候會在潛意識層面對說謊產生內疚等負面情緒,并不自覺地體現在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從而暴露了自己。

圖 | 《隱秘的角落》截圖

如此看來,撒謊是一件相當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不僅需要認知功能完好,能記住錯綜復雜的信息,還必須既精心又不露痕跡地控制語言表達、情緒狀態(tài)、心理波動、生理指標等等……總之,想在撒謊過程中滴水不漏地掌控所有細節(jié)是不大可能的。

最后,真誠提示:了解這些撒謊特征固然有用,但它們只是重要的線索,不能簡單當做確鑿的證據。

撒謊有風險,真誠為上策!

參考文獻

[1] Abe, N., Fujii, T., Hirayama, K., Takeda, A., Hosokai, Y., Ishioka, T., ... & Mori, E. (2009). Do parkinsonian patients have trouble telling lies? The neurobiological basis of deceptive behaviour. Brain, 132(5), 1386-1395.

[2] Walczyk, J. J., Harris, L. L., Duck, T. K., & Mulay, D. (2014). A social-cognit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erious lies: Activation-decision-construction-action theory.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34, 22-36.

[3] DePaulo, B. M., Lindsay, J. J., Malone, B. E., Muhlenbruck, L., Charlton, K., & Cooper, H. (2003). Cues to decep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1), 74.

[4] Suchotzki, K., Verschuere, B., Van Bockstaele, B., Ben-Shakhar, G., & Crombez, G. (2017). Lying takes time: A meta-analysis on reaction time measures of decep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3(4), 428.

[5] Vrij, A., Fisher, R. P., & Blank, H. (2017).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ie detection: A meta‐analysis. Legal and Criminological Psychology, 22(1), 1-21.

[6] Ziano, I., & Wang, D. (2021). Slow lies: Response delays promote perceptions of insincer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 Meibauer, J. (2018). The linguistics of lying. Annual Review of Linguistics, 4, 357-375.

[8]《說謊心理學》傅小蘭,中信出版社,2020 年出版

[9] The language of lying: https://ed.ted.com/lessons/the-language-of-lying-noah-zandan

作者:蔡夢飛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